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白居易第一人称作文800字(汇总10篇)

白居易第一人称作文800字(汇总10篇)

发布于 2023-11-17 10:41:19 阅读(11)

白居易第一人称作文800字 第1篇

他,不是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也不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更不是那个“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王勃。他就是那“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悲天悯人话苍生的诗魔——白居易。

少年的他,书香门第,勤奋好学;青年的他,刻苦求学,为民作诗;中年的他,维护正义,受人谗言;老年的他,太子太傅,潇洒人生。白居易的一生如此不平凡,真不愧为“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白居易的诗像一幅来自民间的水墨画,描绘着百姓的心声,抒发着民众的疾苦。“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让我们看到老妇人的悲惨遭遇以及当时农民生活的艰辛和赋税的繁重,使诗人感到“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不仅《观刈麦》中描绘了人间疾苦,《卖炭翁》也是这样,“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中,那位老翁为了生活早早地去卖炭,渴望卖一个好价钱。然而万万没想到,“一车炭,千余斤”,却只换得几块布,可见朝政的昏庸,统治阶级的蛮横和官吏们的霸道行为,只有白居易愿为民控诉世态炎凉。

白居易的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明珠,是祖国文化经久不衰的瑰宝。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给了我们美好的感受,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享受。这就是我心中的白居易。

白居易第一人称作文800字 第2篇

我在教室座位上靠着暖气看窗外飘雪,纷纷扬扬,飞钻入地,片片雪花盖住尘世的喧嚣,使灰色柏油路也纯洁起来。深吸一口潮湿的空气,冰凉的玻璃上和眼前雾气氤氲,晕开白色的世界,仿佛回到谁的从前。

在水汽中,暖气变成凭几,胡坐在榻上,周围弥漫起酸甜的酒香,雪花簌簌地打在窗户纸上,偶尔几丝冷风夹带着雪粒从门窗缝隙逃窜进来,但立刻消失在红泥小火炉周围。案上砚台余墨已干,一个时辰前雪还未下起,诗贴已送出给刘十九,邀知己好友共饮一樽新酒,现在他是否已在路上?急急推开窗子向外张望,柴扉上白雪厚积,送信的已经去了那么久,不禁担心刘十九是否能在宵禁前赶到?心中焦急,关上窗先把酒热上等他。

红泥小火炉中的火苗扭着腰,舔着新酒也舔着我的心。咕嘟咕嘟的声音响起,一个个气泡顶开酒面上的绿,又接连破裂,把酒面弄的千疮百孔。炭火的味道、酸甜酒香、雪的潮湿溢满屋子。不禁愈加烦闷,抄起笔杆冰凉的毛笔在宣纸上写下一串狂草,又将纸揉成一团,扔到江州司马官印旁边。心中郁闷再难压抑,仰天长叹。命运自认幽默,想法太多也由不得我。回首往事随枫叶一片片落,壮志凌云几分酬,知己难逢几人留?看来只有在醉梦中才能重温旧日豪情。院外杜鹃啼血,今夜是否只能还独倾?再望天色,刘十九恐怕是不会出现,又想起曾经,一个人,一壶酒,一首诗,可是案牍之劳形中的忙里偷闲。想到这儿,索性自斟自饮起来,饮酒赋诗,不亦乐乎?醇香带着苦涩的酒下肚,真是酣畅入四肢啊!拈起两瓣柑橘,正要入口,门口有人高声说:“醉吟先生,你怎么不等我?快开门,咱们行酒令!”紧跟着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刘十九?我心中狂喜,两人对饮岂不快哉。转头看去,火炉上氤氲的水汽再次弥漫,眼前朦胧起来,好像有些不胜酒力歪在榻上

咚咚咚的声音再次传来,抬头,发现自己刚才斜靠暖气和桌子睡着了,居然是老师在用三角板敲黑板的'声音。唇齿间似乎还满是醇香而苦涩的味道。窗外雪花凌乱地飘扬在风中,天地一片茫茫,突然觉得有些悲凉,飞雪埋葬了白居易的从前,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白乐天仕途不顺但饮酒赋诗自得其乐,刘禹锡身居陋室但调素琴阅金经。在红尘俗世守得初心,才能静看人生起起伏伏。

白居易第一人称作文800字 第3篇

唐朝诗歌,或许走过太多太多大名鼎鼎的诗人,就像夜空中明亮的繁星一样数也数不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杜甫,虽穷困潦倒,却一心为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虽被捕入狱,却志气还在。但有一位诗人,他的诗语言生动,他的情酣畅淋漓,他就是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他不是忧国忧民的子美,他不是学富五车的子安,他不是潇洒浪漫的太白,但是他却是唱叹有情的乐天。“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的友谊之情;“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恻隐之心;“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的故园之思。

白居易,他之所以能被称为“诗魔”,就是因为他的诗如雷贯耳、响彻云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白居易之所以能被世人仰慕,就是因为他的诗平实易懂、老少皆知。

我敬佩白居易,是因为他的诗歌扣人心弦;我仰慕白居易,是因为他的情感酣畅生动。这就是我心中的人——白居易。

白居易第一人称作文800字 第4篇

晚上九点五十六分,我悄悄把房门关好,光着脚坐在窗边的楼梯上,等待着流星雨。九点五十九分,天空突然亮了起来。我赶紧闭上眼,紧握双手,虔诚地许愿:让我和白居易相遇吧!

当我睁开眼时,发现还是漆黑片。“唉,我还在房间里呀。”说着,准备把扎头绳拿下来,去床上睡觉。突然,我摸到个硬硬的东西。“咦,这不是步摇吗?”我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服,这不是我的睡衣!是……是唐装?脚上也多了双绣着荻花的鞋。我赶紧看表,九点六十分?天啊,我真的穿越了!

正惊叹着,我突然听到了阵声音:“……马上,我们就要天各方了,而今能遇见……”这不是白居易吗?我快步上前,正准备喊他时,却听见他说:“请上船,今晚我们不醉不归!”我心里惊,这不是《琵琶行》里写到的场景吗?“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我便趁着夜色闪身上了船,进船后,我飞快地避到暗处,顺手把叮当响的步摇取了下来,紧紧捏在手里。

白居易和他的友人在我藏好的五秒之后也上了船。开始了好阵子的闲聊。正当我昏昏欲睡时,白居易起身要送别友人。我下清醒了,刚要跳起来喊:“等……”,却听到了阵悠扬的琵琶声传进我的耳中,我沉浸在音乐中,却听到白居易突然开口:“怎么,还有何人在船上?”吓得我浑身颤,把挡在身前叠得高高的瓶瓶罐罐往身前拉了拉。过了好阵子,才听他说道:“也许是幻听了,我把那弹琵琶的.人喊进来吧。”说着,白居易叫那个琵琶女进来了。正所谓“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虽说《琵琶行》我早已经烂熟于心了,可现在亲耳听到琵琶女拨弄弦丝的声音,却依然被深深吸引。这声音不就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吗?我沉醉在这“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曲调之中,时忘记自己藏在瓶子罐子后面,竟然不小心把瓶子摔倒了地上,当白居易走过来把瓶子拨开的那刻,我闭上了眼睛,紧握双手,轻轻地说了声:“让我回去吧。”

叭嗒,我摔在了房间的地板上,赶紧爬上了床,在妈妈开门前假装睡着了。“这肯定是个梦。”我小声嘀咕。今晚柔和的月光透过窗帘间的缝隙照在了我的手臂上,我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上显示着:十点零二分。

可步摇却还在我手里,紧握着。

白居易第一人称作文800字 第5篇

_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_我又回到了唐代,江州风景依旧。可那江州司马却是比我以前见着的时候更为憔悴。

独上孤舟,我要在这千年之前相遇的地方再次扮演琵琶女的角色。这次,他是独自人来的,透过船帘的丝缝隙,我甘做个偷窥者。他,应是不介意的吧!

样的江,样的月,样的枫叶荻花秋瑟瑟。不样的是,千年以后,我,已识得他。再次抚摸那把琵琶,感慨自是万千。那么多年,唯有他,才是我唯的知音啊!江风吹乱了他的头发,他并没有在意,忧郁的倒影,连鱼儿都不忍扰破,你还是你,香山居士的性格从不曾变。

我拨开船帘,唤道

_居士,小女子略备水酒,以答居士赠《琵琶行》之恩。_

他欣然上船,却独立于船头,也不曾喝酒,只请我再弹首曲子。他的请求,我自是不会拒绝。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感觉渺小的我离他甚远,他的那份情操,千年之后,我仍是学不来。转轴拨弦,我能做的,怕仅此而已。

琵琶,有很多年未曾再摸过它了,但熟稔不减当年,我可以很容易地边弹奏边看着他: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在他的肩上,他的忧郁融进了同样忧郁的月光之中。仍是穿着那件青衫,江风吹得他的衣襟乱舞,他的泪,透过月光的折射入我的眼,那是个诗人所有的情思。

什么时候。你才能看开呢?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人民,亦将会有更为明智的统治者,你又何必为这大势已去的唐朝忧心忡忡呢?

他说:你不懂。

对,我是不懂,个诗人的情怀,该是怎样的崇高,我能做的,也只能为你奉上我唯的音乐。浸着他的泪的江风迎面吹来,凉意霎时传遍全身。那风也扰得我不禁黯然落泪。这次,不再是为了自己的韶华不再,而是为他,个即将在历史中消逝的才华横溢的诗人。我把所有的`埋怨、回忆、忧伤留在身后,把自己交给这秋江白月,把自己融入这片亘古的肃穆之中。他眉头那未解的结给我的黄粱梦画上了个惆怅的句号……

摸眼角,已湿片,思想就像徘徊在迷离草莽的孤马,我总会想起那似乎很是遥远、被历史遗忘的梦,心里莫名涌起淡淡的惆怅或忧伤。个诗人的惋惜在历史的长河中干裂,他的泪水沾着湓浦口的江风自我的眼中流下。我不禁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自由的时代,并且,我会将他的壮志,他的才华在新时代中寄予新的思想发挥,我会让他的灵魂在二十世纪的长河中永不干涸。

梦回唐代,却似乎是真实地重见故人,我相信,香山居士的泪不会再流淌于这个中国。

白居易第一人称作文800字 第6篇

在唐代爱嫖的诗人中,白居易与元稹可得说是相提并论的人物。白居易在《宿湖中》一诗就曾对逛青楼有感而发:

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

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这是白居易在苏州做官时的狎妓诗。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上,便可知道白大诗人当年是何等风流。苏州是当时又一著名的“_”,在这样有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不玩出点风花雪月,白居易是不会甘心的。公干之余,白居易会觉得不召妓便不浪漫。但青楼环境不好,白便常召妓于居所,甚至把欢乐场移至野外有一次便带着女人至太湖上放松。

“诗魔”白居易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从小就耳闻目染了被俾女侍候的乐趣。据说,在他官居翰林学士的时候,就开始在家里储起女人来,他最宠爱的女人有两位:樊素和小蛮;曾有诗云:“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白居易在苏州做官时,曾留下一首春风得意的《宿湖中》:“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由此可知,白大诗人当年是何等风流。即使后来被贬江州,却因聚友豪饮消愁于九江之上,而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作《琵琶行》。

白居易在杭州做官与在苏州时一样春风得意,风流潇洒,有不少青楼知己,他最看中的是一位艺名叫玲珑的官妓,经常携此妓外出游玩,留下了段段风流。玲珑名声远播,色艺过人,当地的文人骚客以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为自豪,能请到玲珑作陪,便是有面子。时在越州的元稹听说后心里痒痒,为了搞到玲珑,他花了一大把银子,才将玲珑弄来越州。

元稹让玲珑陪他一个多月,之后才将她送回杭州。用今天大款_的话讲,这是“包月”。

才华满腹的白大诗人也难逃纠缠于女人的命运,但世人却也不曾责怪于他与多少个女人在一起,在那样一个多情的时代,留下如此才气,如此风情,还有那满溢爱情之美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长恨歌》,还有那羞涩多情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行》,为这盛唐的诗坛添了明亮的一笔。

白居易第一人称作文800字 第7篇

回顾白居易的一生,从三十二岁的校书郎(国家图书馆的官员)起步,一直干到七十岁罢太子少傅(负责教育太子的官员),白居易矢志追求的,其实就两件事儿:为官和做人。

为官,兼济天下;做人,独善其身。

早期,特别是在任左拾遗时期,兼济天下的思想主要表现在“知”和“言”方面,主要是“唯歌生民病”,谏言陈己见;中期,特别是在三郡刺史任上,兼济天下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行”和“做”方面,利用手中的公共资源千方百计为一方百姓办好事、善事。至于分司东都(退居二线),再到七十一岁致仕(退休),他从实权的位置上退了下来,没有了兼济的平台,没有了公共资源,他只能以独善为主,但兼济之志仍在胸中,没有泯灭。白居易的一生,虽然随着生活经历,其思想意识相应改变,但总的来说,还是有着其一贯性的。而且独善和兼济之间,也并不是不能调和的矛盾,在一定意义上,兼济是独善的目的,独善是兼济的基础。也就是他说的“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因此,不应该简单地将兼济和独善看作两种不同的东西而割裂开来。

事实上,兼济和独善是事物的两个方面,一个人,如果具有兼济天下的博大胸怀,这个人肯定有很高的道德修养;反过来,良好的道德修养能促使其兼济胸怀的形成。

白居易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采用不同的处世的策略,并不代表思想内在本质的改变,并不是兼济天下、独善其身人生观的改变,他是在通过处事策略的变化,适应变化了的外部世界,从而践行自己的兼济抱负。

白居易第一人称作文800字 第8篇

回顾白居易的生,从三十二岁的校书郎(国家图书馆的官员)起步,直干到七十岁罢太子少傅(负责教育太子的官员),白居易矢志追求的,其实就两件事儿:为官和做人。

为官,兼济天下;做人,独善其身。

早期,特别是在任左拾遗时期,兼济天下的思想主要表现在“知”和“言”方面,主要是“唯歌生民病”,谏言陈己见;中期,特别是在三郡刺史任上,兼济天下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行”和“做”方面,利用手中的公共资源千方百计为方百姓办好事、善事。至于分司东都(退居二线),再到七十岁致仕(退休),他从实权的位置上退了下来,没有了兼济的平台,没有了公共资源,他只能以独善为主,但兼济之志仍在胸中,没有泯灭。白居易的生,虽然随着生活经历,其思想意识相应改变,但总的来说,还是有着其贯性的。而且独善和兼济之间,也并不是不能调和的矛盾,在定意义上,兼济是独善的目的,独善是兼济的基础。也就是他说的“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因此,不应该简单地将兼济和独善看作两种不同的东西而割裂开来。

事实上,兼济和独善是事物的两个方面,个人,如果具有兼济天下的博大胸怀,这个人肯定有很高的道德修养;反过来,良好的道德修养能促使其兼济胸怀的形成。

白居易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采用不同的`处世的策略,并不代表思想内在本质的改变,并不是兼济天下、独善其身人生观的改变,他是在通过处事策略的变化,适应变化了的外部世界,从而践行自己的兼济抱负。

白居易第一人称作文800字 第9篇

繁盛的唐朝就像一片波澜壮阔的大海,而唐朝诗人就是那海水与岩石激起的浪花,在历史的长河中跳跃翻滚。这里有狂放不羁、浪漫飘逸的李白;这里有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杜甫;这里有宁静淡泊、超凡脱俗的王维,但我更喜欢为民所歌、淡泊名利的白居易。

白居易,他少年成名,凭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传世佳句立足长安;他青壮年时期,渴望建功立业,然而仕途坎坷、宦海沉浮、被贬江州、创作长恨曲与琵琶篇,名闻天下,流传至今;他晚年闲适,池塘泛舟,雪夜邀友,把酒言欢、享受生活、安度潇洒人生。

白居易,一生创作诗篇3000余首,那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诗歌和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的佳作,给了我们美好的享受,引人深思,让人回味无穷。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描绘了初春明媚的景象;“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表达了他对贫苦农民悲惨命运的同情;“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痛斥了官吏强买强卖欺压百姓;“三千宠爱在一身,从此君王不早朝。”揭露了君王的昏庸无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如今,物是人非,千年又一季。他的诗歌不知引起了多少人内心的共鸣。

在我的心目中,白居易是一个忧国忧民、达济天下的典范;是一个胸怀大志、不畏强权的志士;更是一个朴实无华、爱憎分明的诗人!

这就是白居易,他为唐朝诗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亦是唐代诗歌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白居易第一人称作文800字 第10篇

春天,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我觉得呆在家里很无聊,于是独自一人去杭州西湖游玩。

走了几十里的水路,终于到我仰慕已久的杭州西湖了!

我走在孤山的山路上,想要到山上的孤山寺北边贾公亭西侧的山上。沿途,我不经意往下看时,竟然看到如此奇丽的景象:杭州西湖的里湖和外湖微波荡漾,真是美极了!

终于,不费吹灰之力,我如愿以偿。

山上只有一位中年人站在高处吟诗。抑扬顿挫的声音令我听起来十分舒服,舒畅。他似乎看到了我,转过头来说到:“年轻人就是精力旺盛,没用多少力气就上来了。那像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上来,而且上来之后喘气喘个不停。”

我微微一笑,说到:“没有的啦,要不我们一起游览这儿,到时候你就知道我是‘徒有虚名’的啦!”他爽快地说:“好!”

我们边慢慢向前走去边看秀丽的风景:湖水慢慢地涨起来,涨到刚刚好与湖面相平的时候又退下去,而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湖北玩耍的小孩和大人,涨潮时就跑到跑到高处,落潮时又下去。尽管涨潮与落潮之间没有几分钟,他们仍然玩得很愉快。

将头抬起来时,又是另一种景色:洁白的云朵叠在一起,顺着白云往下看,湖面的波浪与白云连得天衣无缝,看上去既似浮云又似海市蜃楼。

远处飞来几只黄莺,它们飞向山上向阳处的树上,你抢我夺,一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令一边又飞来几只燕子,它们都衔着做窝的物品,至于它们从哪里来的,我们无法得知。

“啊!”他叫起来,“快看那边的花!美极了!”我朝他指着的地方看去:五彩缤纷的花朵映入眼帘,我感到眼花缭乱。把头稍微转一下,映入眼帘的变成青草,不过这些青草还没有长高。

看着这种景象,我也不由得感叹到:“杭州西湖果然名不虚传啊!”他说到:“是啊!不过刚刚我们看到的只是少部分呐!如果你去看到西湖东面的美景,绝对会流连忘返的!”“真的么?”“我堂堂诗人白居易的话都不信?我敢打包票说是!”“白居易!”我大吃一惊。“在西湖东面,我总是觉得观赏还不过,好想一辈子都在那儿。特别是那次我去到柳树底下的白沙堤上时,似乎忘记自己在哪,家在哪了!”

听了之后,我很想去看看,于是请求白居易和我去看,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到:“走吧!”

那一天,我与白居易相遇。

标签: 800 第一人称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