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李白高考作文素材(合集6篇)

李白高考作文素材(合集6篇)

发布于 2023-12-06 23:04:16 阅读(12)

李白高考作文素材 第1篇

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李白一斗诗百篇”,《行路难》就是其中的一篇,但是她又以“背诵难”著称小学界。这次老师说要讲解背诵,想想都有点头疼。

“如果李白还活着,我很想请他吃饭,谁知道李白吃的东西太贵了!我估计都请不起他了,所以还是别请他了。”老师,一边板书,一边大言不惭地说道,说的她好像认识李白似的。全班同学听完都笑得前仰后合,接着老师又说:“还有一个原因,我不想请李白吃饭,因为他太恐怖了。”老师这句话又吊起了我们的胃口,大诗仙李白有什么恐怖的呢?

通过老师对这首诗的讲解。我了解了古代的酒是分浊酒和清酒的,清酒和珍馐都是贵族和有钱人享用的,当时的李白一定很有钱。但是李白写这首诗的心情却是很糟糕的,所以借酒浇愁,怪不得老师说请不起李白呢。

但是李白写这首《行路难》时喝不下酒了,他平日里可是会“一饮三百杯”的呢!这次他是端起酒杯又放下,拿起筷子又停下,竟然还拿起了自己所佩的宝剑舞了起来,难怪老师说他恐怖。

李白喝不下,吃不进是因为自己远大理想抱负没有实现。他的入仕之路太艰辛了,像是要渡过黄河但被冰雪堵住,想要登上太行山大雪却把山封住那般艰难。但是当时李白还是没有气馁,他依然憧憬着有一天能像姜子牙和伊尹一样突然被皇帝重用。他相信自己能乘风破浪,挂上云帆,直达理想的彼岸。

老师把这节难懂的古诗阅读课讲得非常生动有趣,我非常喜欢这首古诗,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高考作文素材 第2篇

我怀念你,一个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物;我赞赏你,一个不爱富贵的人;我追求你,一个心怀天下的人;我佩服你,一个不畏权贵的人。

你的旷达的胸襟,你的放荡不羁,告诉你皇宫不是你的天地,就是皇帝也挽留不了你,因为你那双可以看透一切的慧眼看透了宫中的尔虞我诈,争权夺利,为了你的尊严,你曾让高力士为你脱靴,曾让杨贵妃为你磨墨,你的做法,给那些人以沉重的打击,但是,你的豪迈,你的不羁,却让你成为了你被贬谪的前提,宫中有多少人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正因为你的慧眼,你才选择了离开皇宫,去开辟属于你自己的天地。

在外的生活你一定过得很难,当寒冷的月光照进你的窗子,你“低头思故乡”;当听说好朋友左迁,你又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当你行在那艰难的蜀道上时,你有发出感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但你又挺起胸膛大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的人生充满波折与坎坷,但是你“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有不得不让人为你折服。你的一生,有酒,有友,有愁,有祖国的大好河山与你相伴,我想在你的心目中,这便足矣。他们让你远离官场的黑爱,亲近美丽的大自然,去用你的诗描绘祖国的壮美山河,去抒发你的理想与抱负,哪里有壮美山河,哪里就有你的足迹,你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你的雄心壮志散播在每个人心里。如果没有你,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文化将会黯然失色,如果没有你,中国的诗文史上就会缺少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没有你……

李白高考作文素材 第3篇

青莲居士

微风乍起,荡开层层涟漪,一支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莲在这尔虞我诈的世间渐渐显现,一身傲世,不为名利。千古诗才,流芳百世。

【品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一首色彩浪漫、气势豪放的写景诗,诗人描绘了一幅景象壮观的“庐山飞瀑图“。掩卷遐想,人们不禁恍然领悟;此“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瀑布,岂非诗仙狂放不羁,豪迈恢宏之气慨于艺术领域中之写照乎?他的诗,想象力如“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

【品思】

“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即使是抒发受谗遭谤、大志难伸的愤懑之情,也是激情如火,豪气如虹,表现了诗人粪土王侯、浮云富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同时又由于诗人对生活观察的深刻和特有的敏感,使这首诗反映了安史之乱大动荡前夕,李唐王朝政治上贤愚颠倒、远贤亲佞的'黑暗现实。全诗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激情喷涌,一气呵成,具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读之使人心潮难平。他追求人生自由,为此漫游一生,感受世间冷暖,求天下太平。

【品神】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合上书本,我闭上眼睛,书的墨香缭绕在身边,想起了千年前的青莲居士,还有他那望向远方的目光。

李白高考作文素材 第4篇

若要问,谁的诗飘洒如行云?谁的诗浪漫又贴切实际?谁的生活自在又逍遥?我第一个想到的定会是我的偶像——诗仙李白。

我喜欢你浪漫的诗句。《望庐山瀑布》中的那句千古佳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读完这首诗,能让人仿佛看到了那奔腾不息的瀑布飞流而下,又将瀑布比作银河从九天中落下,这是多么自由的思想啊,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庐山瀑布就是这样被写活了,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

我也钟意你那飘洒的诗句,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它既通俗易懂又令人很容易想起自己的故乡,唤起多少出门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多少年来,又有多少人在和朋友分离时会想起你的佳句;从你的“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中,我感受到了天门山的雄奇险峻,长江水不可阻遏的气势,感受到你的豪情以及宽阔胸怀。

我更羡慕你那自由的一生。当你写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时,是何等的“狂妄”与洒脱;读了关于你的历史故事,脑海中浮现这样的画面:你坐在古亭中,将葫芦里的酒优雅的倒入口中,咋咋舌,摇摇头,然后一句流传千古的诗句随着你那口中的酒香飘出,在唐朝那个醉生梦死的朝代中,你仿佛是在享受神仙般的自由和快乐。

李白,你那飘逸、豪情、浪漫的诗句让我心旷神怡;多想追寻你的脚步,漫步在你浪漫的诗情画意中;多想能习得你万分之一的才气,留下人人传颂的佳作;多希望能成为你笔下送别的好友,感受你万丈的豪情;多憧憬你放荡不羁爱自由的生活,那是我内心最执着的追求。

李白高考作文素材 第5篇

他,被世人称誉为“诗仙”,他,是我国浪漫主义诗人,而我,偏偏爱极了他笔触细腻,潇洒自然的不俗特别。否则又怎会有那么多后人对此赞不绝口?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乃李太白也。

一酒。“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俾”。道出了你与挚友间无话不说的淳朴与洒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透出了你骨子里的率真与寂寞。你的诗无不是把酒临风时作出,是风洒脱而又率真,否则怎会又有人道你为“无酒不成诗?”

一剑“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叙出你无限的爱国之情和满腔的希望。“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一句传达出你的胆魄与豪爽。“一口龙泉剑,我舞影零乱。”一剑,你游历山水,行侠仗义成为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一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可见你小时的童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充斥了你无穷尽的思想之哀愁。“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笼罩了你失落幽恨之意。“五花马,千金裘,忽而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多么的豪放自然。“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多么的自由而又孤傲啊。月影重重几回轮?只教思相成。

一杯清酒,一口龙泉;一杆狼毫,一幅名篇。太白啊!你的`文采旷古通今,因为有你,唐诗的内容才如此丰满,如此美好,太白啊!诗仙!酒中仙!这豪迈的你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着孤独的哀愁的你叹道“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者清闲幽静的你有说道“别有天地非人间”。

读你的诗,使人壮思云飞,逸兴满怀,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你的诗,或气势磅礴,或雄伟奔放;或俊逸清新,自然可爱。在你的诗中,我的眼前好似浮现了你身穿一袭白袍,在皎洁清冷的月光下,饮一口清酒,舞起龙泉……

李白高考作文素材 第6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一首《静夜思》开始,我一步步地熟悉了李白,也渐渐爱上了他的诗文。无论何时何地,那种自由与浪漫都能让我深深沉醉其中。

李白善饮酒,爱饮酒;喝到癫狂之境,正是极乐之境,也是写出最好的作品之时!一首《将进酒》,虽是满腹牢骚话,但正是酒,让李白说尽心中无限事,销去了万古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正是这份酒气中的狂傲带给我力量,让我也销去了自己的“愁”。

李白是狂傲的,豪情万丈的,他的眼界之高、胸襟之广,足以容纳日月、品评乾坤。“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读完这句诗,我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天地是多么神秘莫测,光阴是多么无法预知,万物何其纷杂,百代何其漫长,而在李白的笔下,都被他任意驱使,成为了一句句磅礴大气的诗句。李白的大气,还体现在很多诗句上:“尔来四万八千岁”、“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正是李白超拔尘世的气度、自由自在的意念促使他创作出气势如此宏大的画面。

而仔细看李白的诗,也能看到少许惆怅,但更多的是豁达。仙人下凡也遇到了挫折,赐金放还后,他一定在出世和入世之间徘徊。但与凡人打交道的挫败不会影响他的`心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他的决心,“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是他的豪放。对人世间的变故,李白早已看开了,“古来万事东流水”,我似乎也懂了。

李白自由、超然、浪漫、豁达。他的结局似乎与很多文人都不一样,我相信他一定是太想让那明月与他做伴了。下水捞月后,一切归于平寂。而他所留下的诗句,让我在久久仰慕之余,也带给我无限的启迪。

标签: 李白 素材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