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我说李白作文(优选3篇)

我说李白作文(优选3篇)

发布于 2023-12-07 01:21:14 阅读(13)

我说李白作文 第1篇

当我们提起诗人,我发现周围人喜欢苏轼很多。想想也差不多,苏轼的性格比较豁达乐观,是诗人,是词人又还是个美食家。人既爱国,又有才情,还爱生活爱美食。放在现代,怕也是很受欢迎。但,我就是喜欢李白。

李白是刺客,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李白好剑术,在他的诗中也经常出现“剑”字。除了剑,李白爱好还有酒。我们都知道李白好酒,醉酒写诗也是常有。这也是我喜欢李白的原因之一。中国人喜欢喝酒,还有说酒品即人品的。虽说没有那么绝对,酒是人宣泄人情绪的引子,我着实喜欢李白宣泄自己的情绪,毕竟人家酒后成诗。

再而就是李白作为浪漫主义的诗人,诗才是最好的代表。毕竟李白也是个诗人,被人们奉为诗仙。李白擅长五绝和七绝。在当时的也是很有才情了。李白的诗风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就算不懂,我们从小时候,到长大后。李白的诗,不都没少背过嘛。《静夜思》到《将进酒》《行路难》等等……

除此之外,在李白的诗里,还有月。诗人对月总是有着莫名其妙的喜欢。李白也不例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等。别看,李白还真是和月亮做起了朋友。也许就是诗人吧,就喜欢和意象做朋友。想象力丰富。

也许对李白,还有很多不解。但是我就是喜欢这样的人。或者有的人说李白不适合当官,但是谁还没个实现不上的梦想了呢。就喜欢他的率真。

爱酒,爱剑,爱诗,爱李白,想与他同邀月。

我说李白作文 第2篇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是遍览山河的游客;“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他是怜爱子女的父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他是感恩情谊的友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是乐观向上的诗者。他就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李白,也是我最喜欢的人。

我喜欢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酿成了“二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秀美;品出了“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俊美;唱出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澎湃;让无数人们无不为大自然的壮丽所惊叹,更被李白的妙笔而折服。

我喜欢他对人生的豁达乐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他实现理想报效祖国的壮志;“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是他淡泊名利,旷达潇洒的情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他自信洒脱,永不言败的箴言。

我喜欢他狂放不羁,不阿谀权贵的性格,贵妃研墨,力士脱靴,御手调羹,真是无羁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喜欢他重情重义,高洁脱俗的品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直抒胸臆,平淡中见真情,千古传诵。

我喜欢他纵酒高歌,饮酒抒怀的狂妄。“但愿长醉不愿醒,惟有饮者留其名”。无酒不成诗,斗酒诗百篇。这又是怎样让人振奋啊!

其实,李白的一生也不尽如意。少年李白,苦读诗书,拥有“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的力气;游山玩水,抒发“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豪情;中年李白,仕途波折,承受“十谒朱门九不开”的境遇;老年李白,穷困无助,奏出“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推兮力不济”的终曲。

杜甫称其“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确,他的诗记录了他的足迹,他的诗展现了他的风采,他的诗诠释了他的完美,他的诗升华了他的人生。他的诗无不是经典,他的诗无不是传奇,我喜欢他的诗,更喜欢他的人。

我说李白作文 第3篇

如果说历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那么一位位杰出的文人墨客便是一粒粒闪耀的珍珠,而李白便是粒粒珍珠中最珍奇美丽的一颗。

据说李白母亲生他的前一天晚上梦到了太白金星,所以给他取字太白。李白10岁的时候就通晓诗书,长大后在岷山隐居。州郡长官以他有道而举荐他,但他没有应举。益州长史颋见到李白后,对他的才华惊叹不已,说:“这个年轻人是个非常特别的天才,如果在稍微努力一点的话,就可以和司马相如相比。”李白喜欢纵横之术,对剑术也很感兴趣,想当个游侠,为人重义轻财,乐善好施。看来他的爱好也挺多!

杨贵妃也很喜欢李白的诗,经常吟诵不止。但后来有一次杨贵妃经高力士挑拨,也恨透了李白。她经常在玄宗面前说李白的坏话,渐渐地,玄宗也对李白疏远起来。哎,看来李白的洒脱和轻狂给他惹来了不少麻烦。

李白知道自己的政治抱负难以实现,越发狂傲不羁。他和贺知章等人交好,成天在长安酒楼狂饮,并称“酒中八仙”。后来李白请求让自己辞官回家,但玄宗没有同意。看来李白不愿受约束,是个自由主义者。

李白的生涯很惊险。他历经磨难后,过着“诗情画意”的生活。

一天晚上,李白喝醉酒后趴在船上“捞月”,不小心掉进水里淹死了。可怜的李白就这样去世了。但民间却说李白是被江中的鱼驮到天上去了。当然,我也希望是这样。

大多数人欣赏李白是因为他的才华横溢、出类拔萃,而我却不同,我欣赏的是李白作为“诗仙”的狂傲和洒脱。

标签: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