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弘扬春节传统年俗文化作文(推荐7篇)

弘扬春节传统年俗文化作文(推荐7篇)

发布于 2023-11-17 00:07:59 阅读(10)

弘扬春节传统年俗文化作文 第1篇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有很多习俗,其中家家户户门上都要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喜气洋洋。学了两年多毛笔字的我,准备今年自己写春联。

年廿六的早上,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早早地起床,准备好写毛笔字的工具,因为今天我要去张老师家写春联。在张老师家,我首先选了一幅春联,上联是:福如东海长流水,下联是:寿比南山不老松,横批是:人寿年丰。因为有些字平时不常写,所以我先在报纸上练,大约练了半小时,我准备开始在裁好的.红纸上写了。我的心嘭嘭地跳着,觉得非常紧张,我害怕写不好,会丢人现眼的。可转念又想:没关系,只要自己努力就行了。于是,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平息了一下自己紧张的心情,认真仔细地写了起来。不一会儿,我就写好了,又看了看,自言自语道:嗯,不错!我要把这幅春联送给爷爷奶奶,祝福他们健康长寿!后来,我又写了好几幅春联,准备送给姑妈和舅舅。我下定决心:今年我为家人写春联,明年我要为其他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写春联!

大年初一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爷爷奶奶家。刚进家门,我就对爷爷奶奶说:爷爷奶奶,我给您们拜年、送春联来啦!祝您们健康长寿!爷爷奶奶接过春联,乐呵呵地说:真是个乖孩子,这幅春联写得真好啊!说着,就把春联贴在了大门上。我听了爷爷奶奶的话,心里美滋滋的。

今年的春节,我觉得非常开心,因为我为家人带来了快乐!

弘扬春节传统年俗文化作文 第2篇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恭喜你发财,恭喜你精彩……”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一片喜气洋洋,欢声笑语。随着车轮的转动,我们回到了妈妈的老家——内乡过大年。

好吃不过饺子,年饭尤数饺子香。过年吃饺子在我们北方,就像工人要上班,学生要上学,人要呼吸一样,无饺不成年。但在外婆家的这个年,饺子也吃的非同寻常,趣味横生,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在外婆家,饺子不叫饺子,叫扁食。说起饺子,还离不开我们大美南阳哩,相传东汉末年,医生张仲景回到故乡南阳,看到家乡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于是搭了一个大棚,支起一面大锅,熬了一锅羊肉汤。用面包皮成耳朵形状,煮熟后连汤带饺送给穷人吃,人们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饺子就成了我们的家常便饭了。

外婆家的剁饺子也与众不同。大年三十,清早起来,全村的“嘭嘭,咚咚”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时而如排山倒海,时而如江潮翻涌,时而如泉水叮咚。人们都希望自己家的剁馅声音是全身最响的,也是时间最长的。剁馅最响且时间最长,美其名曰“长久有余财。”下饺子时,也不能乱说话,即使饺子烂了,也不能说烂,而是要说涨了,我怕说错话,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闭上嘴巴最安全。饺子终于端上桌了,我迫不及待的夹起一个就往嘴里塞,“啊”!饺子太烫了,烫得我直吸溜嘴,又蹦又跳,张牙舞爪的样子,像极了一个跳舞的小丑。逗得姐姐忍俊不止,哈哈大笑。我方登罢爸上场,我这边刚消停,只听“咯噔”一声,爸爸又大叫一声,“哎呀,我的牙呀!”原来爸爸吃到了硬币饺子,外公高兴得连夸爸爸是有福之人。我一听,不服气了,哼,我也一定要多多的福气,于是一边使劲吹,一边往嘴里送。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吃到核桃馅的.了,外公又连忙说“核桃补脑又好吃,寓意你明年学习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姐姐也不甘示弱,为了吃到特别的饺子,也接二连三地往嘴里送。正吃得不亦乐乎中。大外婆端着一碗饺子过来了,还说尝出来什么馅的有红包奖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们争先恐后地大尝特尝起来,这边还没有散场,一会儿三外婆也端着一大碗饺子来了,为了红包,我们也拼了,又三下五去二地吃了不少,哎哟!天呐!感觉要吃到嗓子眼了,摸着我圆滚滚的肚皮,心想着要是邻居谁再来了呢?真是怕啥啥来呀,邻居们都像排着队似的,送来自家的饺子。原来这是外婆家的风俗习惯,百家饭,既尝到了不同风味的饺子,又增进了感情。正所谓“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亲人邻居们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山南海北,无所不谈,其乐融融,其乐无穷!熬年谈心两不误,真为一举两得,美哉!乐哉。

望着我快要撑破的肚皮,感觉这一次吃的饺子,快抵上我平时一年吃的了。

弘扬春节传统年俗文化作文 第3篇

我的家乡是“老子故里,道德之乡”的涡阳,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特色。从除夕到正月十五,虽说忙忙碌碌,但是,在忙碌中体会到的何尝不是欢乐呢?

除夕是最令人兴奋的日子,这天可以说是辞旧迎新,大家穿上了新衣服。因为“无新衣,不新年”。傍晚,吃过年夜饭,就跑到大街上同朋友一起买各种烟花爆竹。到了店门前一看,哇!琳琅满目的商品,我的眼睛都要看不过来了。有飞天炮、摔炮、水雷、雷鸣......我真想统统拿走。

我把烟花拿在手中,用打火机点着,一下冒出了金色的火花。随之又开始冒出不同颜色的火花。我急忙挥舞,挥舞出不同形状。眼看快灭了,我又拿起了另一只来引火,居然引着了。我又拿起几个烟花,全引燃,一只手上拿几个,不停地挥舞,像仙女在凌空飞舞彩带。真是美丽又壮观!

还有摔炮,拿起一个,往地上一摔,立马发出了清脆的响声。还有飞天炮,是一个蜜蜂的外形,旁边还有一个绿色的引火线。我把线点着,赶紧跑开了。它像一个飞碟一样,旋转着,随之升天,发出各色的光芒。

当我们玩累了,便一起回家看联欢晚会了,里面的舞蹈优美而喜庆,演员挥舞着手中的彩带,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还有各种小品,使人笑得合不拢嘴,又颇令人感动。

这天夜里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岁数大的人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了给父母延寿。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之一。

弘扬春节传统年俗文化作文 第4篇

过年了,街上到处挂着红灯笼,喜气洋洋。说到过年,可有很多的风俗礼仪。快随我看看吧!

大年三十,我回到了老家铜川市耀州区。刚走进家门就看到爷爷奶奶忙忙碌碌地在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打扫庭院,掸浮沉扫蜘蛛网。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原来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还有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用意。

打扫完卫生,爷爷开始贴春联了。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家家户户把春联贴于门上。我帮着爷爷贴春联,看到贴好的红红火火的春联,感到非常开心。

贴完春联后,爷爷在门上贴了个倒着的“福”字。我不明白了,为什么“福”字要倒着贴?原来“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美好未来的`愿望。“福”倒着贴,就意味着“幸福已经到来”或“福气已经到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真渊博啊!

晚上吃团圆饭时,全家人坐在一起包饺子。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圆合欢。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吃饺子,有“招财进宝”之意。所以大家在过年时要一起吃饺子。过年的时候还有守岁、燃放爆竹、拜年、给压岁钱等各种习俗。

中国年是红红火火的,既有文化礼仪活动,也有各种各样的美食。在这里祝大家鼠年吉祥、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身体健康!

弘扬春节传统年俗文化作文 第5篇

爆竹声声辞旧岁,岁岁年年春又来。

这一天,无论城市、农村,还是北方、南方,每个角落都是被喜气渲染的味道。这就是我们每年都要迎来一次的大团圆—春节。

记得儿时的自己穿着新衣服,手里攥着压岁钱……在大街小巷里嬉笑,放鞭炮,身边两旁的红灯笼,对联儿,成为了春节最美的点缀和最动人的画卷。

春节置办年货,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习俗,办年货就是老百姓过春节之前准备一些东西,如吃的、用的、穿的等等。但古时候人们把办年货叫赶年集,就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在固定时间、场所进行的贸易活动的`俗称,一般在农历腊月二十五进行。同时年货的品种也多种多样,如香蜡、纸码、花炮、年画、烟茶、糖果等等。如今这种习俗只有农村还延续着。

除夕,俗称大年三十,有叫团圆夜,就是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吃团圆饭的时候,桌子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

当然,过春节贴春联是少不了的,春联儿,又名对联,对门。古时有“桃符”、“门贴”之称,。他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这一习俗起于宋代,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贴春联的同时,还有贴福字的习俗,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

春节还有回娘家、吃灶糖、扫尘等等。而今过年,这种年味越来越淡的声音萦绕耳畔,在我们的视野里到处都是各大商场踏着“望春”“开年”的热浪,少了儿时记忆中的那种年味儿……

弘扬春节传统年俗文化作文 第6篇

春节里,家家户户门口贴满了春联,我不禁对春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忍不住向爸爸问这问那。爸爸灵机一动,给我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任务采春联,想让我亲身感受一下春联的奇妙。

家乡的春联真多啊!有四字联、五字联、六字联、七字联,还有九字联、十一字联等等,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对联的内容也五花八门,有写春日美景的,有写丰收喜悦的,有写祈财送福的,也有颂扬时代新风的,真可说是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瞧,这边门楣上写了幅物华天宝,那边门楣上对上一幅人杰地灵左边门框出了幅上联春风春雨春色,右边门框则对了幅下联新年新岁新景,对得多么工整啊!岁岁皆如意,年年尽平安说出了农家渴望平安如意的心愿;人有鲲鹏志,国呈龙虎姿、国盛国昌凭国策,龙飞龙腾靠龙人道出了人们立志强国的心声:喜看今春花千树,更盼来年桔满仓却以白描的手法勾画出了乡村桔农渴望丰收的情怀;处处红花处处红,重重绿树绿重重则精妙地点写出了山乡的美景:玉兔归时深慕人间春色美,金龙起处喜看华夏蓝图新一幅长联更是说出了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着一幅幅春联,我不禁浮想联翩,豪情满怀,决心更要发愤读书,将来为国争光。正所谓华夏年年腾骏业,新春岁岁展宏图。

弘扬春节传统年俗文化作文 第7篇

春节有许多习俗,每个习俗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习俗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直到现在,那些浓浓的春节习俗,还有我浓浓的春节情,还未曾消失。

春节,围绕除旧迎新,形成了许多习俗。首先就要在春节前清扫庭院,窗明几净,迎接春节的到来,庆祝祖国的节日。其次,就是买年货,贴春联,挂年画、糊窗花,让春节的年味十足。再次就准备年酒、年饭,大年三十包饺子,办酒席,一家人坐在一起,围着香味扑鼻的团圆饭,既有一种快乐之情,又有一种幸福之感。好不容易回到了家,一家人围在一起,该是多么美好的享受啊!

吃罢年夜饭,开始观看地春节联欢晚会,在春节联欢晚会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快乐,也会有悲伤。各种各样的小品,抑扬顿挫的歌声,使我们的心情随着演员高低起伏。那些感人的事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永刻在心,就像抹不掉的记忆一样。辞岁的时辰到了,晚辈们向长辈们祝福拜年,长辈们向晚辈们表达良好的祝愿,每个人都带着真诚的心表达自己美好的祝愿,我们孩子还会得到一份盼望已久的'压岁钱。

接着是守岁。现在,人们守岁通常一边叙旧话新,一边迎接悠扬的新年钟声的敲响。“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咚——咚——人们高声呼喊,期待已久的新年钟声终于敲响了。初一的早晨,人们都穿上新衣服,吃过新年的第一顿早饭,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地外出拜年了。

啊!春节的习俗可真多啊,个个习俗都让我们充满许多的留恋,这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节日了,只可惜,这个热闹、有趣的节日,每年只有一次,如果一年有12次那该多好啊!

我爱春节习俗,因为春节习俗,包含了我们炎黄子孙对祖国的热爱。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春节,无论身在何处,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深深的春节情。

标签: 弘扬 春节 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