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李白传记作文(优选7篇)

李白传记作文(优选7篇)

发布于 2024-01-02 13:58:20 阅读(8)

李白传记作文 第1篇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政治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但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与他不满黑暗现实之间形成剧烈的矛盾。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对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败,广泛地进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没有出路的悲愤心情。言多讽兴,气骨高举。李白一生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他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形象雄伟,气势磅礴,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篇三:李白的故事作

唐朝的著名的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去街上闲逛。

一天,李白有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河边。和暖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鲜花绿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呆在家里那多没意思啊!”

李白走着走着,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老奶奶正在专心致志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好奇地走过去问:“老奶奶,您在干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棒磨成绣花针。”老奶奶抬起头,对李白慈祥地笑了笑,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棒这么粗,什么时候才能磨成针呢?”

老奶奶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那铁棒为什么不能磨成针呢?”

“可是,您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奶奶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他再也没有逃过学,学习也很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史的诗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耐心和恒心才能成功。

李白传记作文 第2篇

爷爷下班回家总要喝两口酒,吃点妈妈炒的菜,与奶奶、爸爸话些家常,时不时还哼起小曲。看他那副乐淘淘的样子,我明白了什么叫享天伦之乐。

一次,爷爷看我作业做完,就说要给我讲个故事。能听爷爷讲故事,我甭提有多高兴了!我搂着爷爷的脖子催他快讲。爷爷喝了口酒,斯条慢理地讲了起来。

我国唐代天文学家、数学家张遂曾以“李白喝酒”为题材编了一道题: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借问此壶中,原有多少酒?”

原来爷爷并不只是给我讲故事,还在考我呢!我不清楚“三遇店和花”,是什么意思,就问爷爷。妈妈抢着说,“它的意思是:先经过酒店,再看到花;又经过酒店,再看到花;又经过酒店,再看到花。也就是说经过酒店三次,看见花三次。”我明白了:“哦,是这样。”

同学们,你们会用已经学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解决吗?

李白传记作文 第3篇

在深沉的夜里,我手捧太白的诗卷,恍惚之间,一身白衣如谪仙一般的少年踏着月光走来,嘴角挂着放荡不羁的笑,一路高歌,一路豪饮。这一刻,你走近了我,我也走近了你。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你徜徉在月光下,纵情山水间,醉于诗篇中,那样逸世独立。那时的李白,飘逸、洒脱,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向往。这,让我看到了那个潇洒自信的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自己一人痛饮,怅然若失,沉浸在悲伤里。到了长安,刚刚“火”了不久的李白因为被小人诬陷,别人不敢也不能和他饮酒作乐了,这时的他只能和月亮一起痛饮。“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短短十个字写出了李白无尽的悲伤与寂寞。这,让我看到了那个惆怅的李白。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你虽然再次遨游四海,曾经的豪放、自信却荡然无存。被逼无奈,李白又开始了他的.“漫游时期”。这时的他虽然“金樽清酒”,虽然“玉盘珍羞”,但却只能“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这,让我看到了那个迷茫无助的李白。

李白的一生传奇又曲折,经历了诸多磨难。前半生的飘逸洒脱,后半生的孤独惆怅造就了今天这个被世人所追捧的傲骨“诗仙”李太白。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可能会少背许多首诗,可是如果没有李白,我们却感受不到“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放;我们感受不到“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绝望;我们也感受不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浓浓乡愁;我们还感受不到“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失落与惆怅;我们更感受不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积极向上。

我再读李白,不仅仅是读他的诗,更是在品他的人格魅力,生命格局。我佩服他的才华横溢,艳羡他的放浪形骸、随心所欲,有时也会为他的怀才不遇而暗暗揪心。是李白给了我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使我学会乐观面对生活。

能与这位千百年前的古人隔空对话,真乃人生一大幸事!

李白传记作文 第4篇

窗外的天边,一片红霞,好似一幅惬意的油画。

夕阳无限好,可我却高兴不起来。枯燥的教学题让我头晕脑涨,我呆呆地趴在书桌上,有些疲倦,渐渐进入了梦乡。

只见他一挥长袖,摇头摆脑地大声念着:“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没等他说完,我不禁接了下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个人一脸惊奇地看着我,问:“你怎么知道我才想的诗?”“你想出来的诗,难道你是李白?”我问。他听了更是一脸疑惑,说:“你还知道我的名字?”听了他的话,我恍然大悟,原来到了唐朝,还遇到了李白。我努力控制自己的兴奋,说:“我当然知道您,您可是诗仙啊。”李白听了,微微一笑:“那都是别人说的,我不敢当啊。”

李白忧郁拉起头,望向天际,正好看见一群鸟儿向远方飞去。喃喃道:“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随后,他又看向了天空孤零零的一朵云,一会儿冷风吹来,把那朵云也吹走了。

李白不再望向天空,看向敬亭山,我说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的视线从敬亭山转移到我身上,说道:″你会读心术?”我才不是会读心术,我来自2000后的,你的诗流芳百世,名垂千古,在我们那可受欢迎了。

李白笑了笑,摸着我的头说:“余谓子颇有学不吾辈论文?”于是我俩便在瀑布边的一个小凉亭中坐下,并开始谈论未来的世界的美好和对现在社会的看法。

李白开心地笑了,然后一摇一晃地向远处走去,最后消失了。我的梦醒了。梦醒的时分已是21世纪。诗歌也醒了。

是的,说到诗歌的将来,我相信它一定会大多数人所接受。你等着吧,李白爷爷,诗歌的繁荣已为期不远了,因为它毕竟是文学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李白传记作文 第5篇

一首《李白》听得我热血沸腾,我愿追随着李白。

为什么我愿意呢,因为他走遍神州大地,豪饮之间,真性情顿时闪现,仗剑走天涯的豪迈情怀,如今那里还能寻觅得到?只有在梦中,在李白的诗篇中才能寻求到一丝慰藉。在我看来,李白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他才华横溢,面对着当朝权势,他毫不畏惧,让高力士为自己脱靴,让杨国忠为自己研磨,他这种敢于藐视权贵的耿直个性让我钦佩。在宦海中,他不愿追随权臣,展现自己的豪侠风采,洒脱自然。

此外,李白是我的偶像,我要向他好好学习,因为我钦佩李白的才华与智慧,他的诗歌,有的如万马奔腾,壮阔洒脱,有的如静静诉说平静自然,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位他的疏通,陪伴他走过祖国的壮阔山河,游览尽全国的大好河山。用自己的才情与激情,随口之间,吟诵出一首首经典的诗篇,留给世人无尽的美与享受。

从古至今,在岁月的年轮下,多少豪侠随着历史的车轮远去,但他们却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形象,从李白的是片中,我看到了一种不屈的斗志,他向当时的社会弊端发出了灼灼强音。

李白传记作文 第6篇

今天我们学了李白的《静夜思》,回家我又翻开《和好孩子交朋友》这本书,我就找到了李白小时候的故事。

李白小时候学习很不用功,他看见别人出去玩,就也想出去。父亲看他学习不好还要出去玩,就不让他出去玩,让他在家里学习。李白在父亲的督促下,就去读书了。但是李白读了一会儿书,就觉得枯燥无味。他趁父亲不在,就偷偷地溜出去了。他跑到小溪边,看见鱼儿很活泼地在水里游来游去,他想:“它们多么自由啊!我每天读那么多的书,一点自由都没有。”这时候,他看见一位老奶奶在磨一根很粗的铁杵,李白很奇怪,就上前去问老奶奶:“老奶奶,您为什么要磨这么粗的铁杵呢?”老奶奶就说:“我这是在磨绣花针呢!”李白说:“老奶奶!你可真会哄小孩!”老奶奶说:“你可别看这个铁杵粗,只要我每天都磨,肯定会被我磨成绣花针的!”听了老奶奶的话,李白想:“是啊,只要我努力读书,以后肯定会成为一代文章大师的`!”从此以后,李白发奋读书,最后李白成了一个大诗人,人们都叫他“诗仙”。李白的诗流传到现在,有900多首呢!李白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李白传记作文 第7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豪放,这是我心中的李白。

赵翼曾说“李杜诗篇万口传”。李白,奇人也,但他的一生也有许多大起大落,但他豪放,乐观,以酒抒情。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自信,认为生活充满欢乐。他洒脱,没有拘束的生活。

酒以命,人大信,狂人也。让杨贵妃磨墨,叫高力士脱靴,号称酒中仙。他不畏权贵,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名句。喝酒作诗,已成为了一种常态。“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也成为了他最终的`归宿。

云游四海,广交天下之人,演绎了一场场送别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也可谓人在天涯,心在家乡。孤寂,无助时刻与他那颗开朗的心做斗争。在这种时刻,创作了许多万古流传的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飘逸豪放,狂放不羁表现的淋漓尽致。

洒脱的,婉约的,矛盾的多个李白形象相互交织,织出一位诗仙。在我眼中,他高大无比,他在和命运无穷抗争中的自我坚守与不羁永远留在我心中!

标签: 李白 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