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录 > 林语堂经典语录大全摘抄(优选9篇)

林语堂经典语录大全摘抄(优选9篇)

发布于 2024-02-13 03:08:19 阅读(8)

林语堂经典语录大全摘抄 第1篇

1.一个强烈底决心,以摄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热的欲望,以享乐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该无福可享,则亦不怨天尤人。这是中国人“知足”的精义。——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2.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3.一个人并不是为了要使心智进步而读书,因为读书之时如怀着这个念头,则读书的一切乐趣便完全丧失了。——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4.一切都会好的,一切都会遗忘的,一切都会解决的。——安德烈·莫洛亚《生活的艺术》

5.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他知道吃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全都浪费了。——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6.他并没有虚幻的憧憬,所以无所谓醒悟;他从来没有怀着过度的奢望,所以无所谓失望。他的精神就是如此得了解放。——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7.真正有益的读书,便是能引我们进到这个沉思境界的读书,而不是单单去知道一些事实经过的读书。人们往往耗费许多时间去读新闻纸,我以为这不能算是读书。因为一般的新闻纸读者,他们的目的不过是要从而得知一些毫无回味价值的事实经过罢了。——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8.在西方狂人太多了,只好把他们关在疯人院里;而在中国狂人太罕有了,所以崇拜他们。——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9.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0.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1.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人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乐。——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2.一个学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饲小鸟的老鹰;一个思想家则像一条蚕,他所吐的不是桑叶而是丝。——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3.在古代与现代作家中,一个人必须要找到一个其神意与自己的神意相会合的作家。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获得读书的真正的好处。一个人必须要毫无依赖的`独自去搜寻他的大作家。究竟谁是所爱好的作家,这问题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也许连那本人自己也无法回答。这正如一见倾心的情形一样......——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4.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5.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人物,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建于明慧悟性上的达观者。这种达观产生宽宏的怀抱,能使人带着温和的讥评心理度过一生,丢开功名利禄,乐天知命地过生活。这种达观也产生了自由意识,放荡不羁的爱好,傲骨和漠然的态度。一个人有了这种自由的意识及淡漠的态度,才能深切热烈地享受快乐的人生。——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6.中国人之所以对动植物学一无贡献,是因为中国的学者不能冷静地观察一条鱼,只想着鱼在口中的滋味,而想吃掉它。——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7.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智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丽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8.快乐哲学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9.花朵美丽是因为色彩,服饰美丽是因为有人穿。大千世界,没有内涵的事务不可能美丽。《生活的艺术》

20.人生世上,他的问题不是拿什么做目的,或怎样去实现这目的,而是怎样去应付此生,怎样消遣这五六十年天赋给他的光阴。他应该把生活加以调整,在生活中获得最大的快乐,这个问题跟如何去享受周末那一天的快乐一样实际,而不是形而上的问题。——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21.世界上的强盗,再没有比劫夺我们思想自由的罪恶更大的了。——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22.一切都觉得合意,他有合意的身材,合意的脸,合意的发饰,合意的声音,以及合意的一言一笑。这种作家并不是一个青年需要他的教师指点的,这作家只是合他的意,合他的风格、动作、见解,以及思想,一切都合。于是这个读者便进而聚精会神在这作家所写的每一行每一字上。又因为有一种意神的回合,所以他能吸收一切,自然消化一切。那作家在他身上有了一种魔力,他也高兴处在魔力中,渐渐地他的声音笑貌,一言一动,都成了那读者自己的,这样他便真正倾心于他的这文字爱人,而从这些书中寻找着精神的养料。过了几年,那魔力消退了,他对于这个爱人有点感到厌倦,又去寻找新的文字爱人。到他有过了三四个爱人,把他们完全吞化了之后,他自己也成为一个作家了。——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23.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经典语录大全摘抄 第2篇

1、每一个都喜欢。

2、诗歌为中国人的宗教。

3、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

4、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

5、智慧的价值,就是教人笑自己。

6、宁为花中之萱草,勿为鸟中之杜鹃。

7、你知道不明了的事会使你夜夜睡不着。

8、你以为不要紧,便什么都不要紧了。

9、每个小事件都受到千百种前因的影响。

10、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

11、人生目的即在纯洁而健全地享受人生。

12、目光放远一点你就不会伤心了。

13、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14、人生的大骗子不是两个,而是三个:名、利、权。

15、人约黄昏,偏偏不再少年路。

16、赏玩一样东西中,最紧要的是心境。

17、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18、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

19、一个人的命运是依他过去和现在的行为作决定。

20、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

21、敢于玩弄自己性命的人自然敢取别人的性命。

22、人类是一种好奇的、梦想的、幽默的、任性的动物。

23、依常例而言,好的谈天等于一篇好的通俗文章。

24、现代的人们对人生过于严肃而充满着烦扰和纠纷。

25、_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

26、你只要说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会没有与你同感的人。

27、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

28、悠闲的生活始终需要一个怡静的内心,乐天旷达的观念和尽情欣赏大自然的胸怀。

29、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是我得到同样的愉快。

30、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体悟谦虚是祖。

31、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贵豪华,贵简洁,不贵富丽贵高雅,不贵昂贵,贵合适。

32、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

33、出外旅行的人,极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诸天命,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林语堂经典语录大全摘抄 第3篇

1、女人有一种较男人优越的常识,因此在任何意外发生的时候,我总是宁可信赖女人的判断。她们有一种能顾虑事情整体性而不为其它小节所困惑的能力。

2、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人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乐。——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3、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

4、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5、人生的大骗子不是两个,而是三个:名利权。

6、你只要说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会没有与你同感的人。

7、一个人举止有礼,有度量有耐心有教养,这些都是在家庭中养成的。一个热爱世界但却无法与自己父母融洽相处的人,可说是一个很不适应的人。因为他甚至于在最切身的关系中都无法学着适应。

8、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9、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

10、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11、金钱能使卑下的人身败名裂,而使高尚的人胆壮心雄。——林语堂《有不为斋随笔》

12、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下去时,他便会想象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都表示这个意见。

13、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怎样利用余暇时光就可以了

14、世界上的强盗,再没有比劫夺我们思想自由的罪恶更大的了。——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15、最合于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个热诚的悠闲的无恐惧的人。

16、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上船的旅客。

17、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

18、我认为智慧是在于明确地知道自己不是什么--例如,我们不是神--以及一种愿意面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换言之,智慧包括:对生活的智慧和常识。

19、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

20、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21、赏玩一样东西中,最紧要的是心境。

22、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

23、平淡而有奇思妙想足以应用之便可成天地间至文。——林语堂《林语堂散文》

24、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

25、所有科学的进步,都在乎这好奇心。好奇心,就是趣,科学发明,就是靠这个趣字而已。

26、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去驾驶它。——林语堂《吾国吾民》

27、一个学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饲小鸟的老鹰;一个思想家则像一条蚕,他所吐的不是桑叶而是丝。

28、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贵豪华,贵简洁;不贵富丽,贵高雅;不贵昂贵,贵合适。

29、爱春天,但是太年轻。我爱夏天,但是太傲气。所以我最爱秋天,因为秋天的叶子的颜色金黄成熟丰富,但是略带忧伤与死亡的预兆。

30、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

31、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上船的旅客。

32、最恳切最庄严的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搀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最快乐的时候则如我所看见的一幅西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

33、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34、作家的笔正如鞋匠的锥,越用越锐利,到后来竟可以尖如缝衣之针。但他的观念的范围则必日渐广博,犹如一个人的登山观景,爬得越高,所望见者越远。

35、写诗的目的并不在于写出不朽的佳作。一个人写诗只不过是为了记下一段有意义的时刻,或记下个人的情感以及帮助人们来享受自然。

36、文明可以改变爱情的方式,却永远不能扼杀爱情。

37、我曾经说过,中国人对于快乐概念是“温暖饱满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觉的情景。一个中国诗人也曾说:“肠满诚好事;余者皆奢侈。”

38、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

39、所有的动物似乎都很快乐,因为它们的需求都已由大自然供给满足,否则即被自然淘汰了。人类因为有更复杂的需求,想探求生命的目的,这种难以满足的欲望就是人类得不到快乐的最大原因。

林语堂经典语录大全摘抄 第4篇

1、我总以为,不管何处,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兴。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随之腐烂了。

2、中国人得意时信儒教,失意时信道教、佛教,而在教义与已相背时,中国人会说,“人定胜天”。中国人的信仰危机在于,经常改变信仰。

3、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4、我所以反对xx者,就因为他们不近人情。因为不近人情者总是不好的。不近人情的宗教不能算是宗教;不近人情的政治是愚笨的政治,不近人情的艺术是恶劣的艺术;而不近人情的生活也就是畜类式的生活。

5、我以为我像别人同样有道德,我还以为若上帝爱我能如我母亲爱我的一半,他也不会把我送进地狱去。我这样的人若是不上天堂,这个世界不遭殃才怪。

6、论文字,最要知味。平淡最醇最可爱,而最难。何以故?平淡去肤浅无味只有毫厘之差。作家若元气不足,素养学问思想不足以充实之,则味同嚼蜡。故鲜鱼腐鱼皆可红烧,而独鲜鱼可以清蒸,否则入口本味之甘恶立见。

7、所有的婚姻,任凭怎么安排,都是赌博,都是茫茫大海上的冒险。

8、一个人举止有礼,有度量、有耐心、有教养,这些都是在家庭中养成的。一个热爱世界但却无法与自己父母融洽相处的人,可说是一个很不适应的人。因为他甚至于在最切身的关系中都无法学着适应。

9、爱春天,但是太年轻。我爱夏天,但是太傲气。所以我最爱秋天,因为秋天的叶子的颜色金黄、成熟、丰富,但是略带忧伤与死亡的预兆。

10、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

11、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12、一般来说,过着更富足、更完美生活的人,是那些有着丰富的需求和欲望的人,而不是随遇而安、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的人。伦敦郊外的流浪汉对炉边安乐不羡慕,不嫉妒,他一定不是高级动物。

13、许多中国老太太颇有意于巴结菩萨,却是舍不得肉食,便在另一个方式下应用中庸之道,那便是间续的有定期的吃蔬斋,斋期自一日至三年不等。

14、吾们的生命中,时时有悲观的感觉浮上吾们的心头,或则当我们丧失了所爱者,或则久病初愈,或当新寒的秋晨,每目睹风吹落叶,凄惨欲绝,一种死与空虚的感觉笼罩了我们的心坎,那时我们的生命已超越了我们的认识,我们从这眼前的世界望到广漠的`未来。

15、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

16、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读书并不是要“改进心智”,若是如此,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17、出外旅行的人,极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诸天命,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18、当顺利发皇的时候,中国人人都是孔子主义者;失败的时候,人人都是道教主义者。

19、当然,男人宁愿要免费投入怀抱的女人,他们说这样的女人才有高尚的道德。所有男人都喜欢美貌多情而又分文不取的女人。

20、因为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

21、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智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丽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

22、所有的动物似乎都很快乐,因为它们的需求都已由大自然供给、满足,否则即被自然淘汰了。人类因为有更复杂的需求,想探求生命的目的,这种难以满足的欲望就是人类得不到快乐的最大原因。

23、你以为不要紧,便什么都不要紧了。

24、写诗的目的并不在于写出不朽的佳作。一个人写诗只不过是为了记下一段有意义的时刻,或记下个人的情感以及帮助人们来享受自然。

25、思想上的厌恶一切过度的学理,道德上的厌恶一切过度的行为。此种态度之天然趋势,为产生“中庸之道”。

26、一点痴性,人人都有,或痴于一个女人,或痴于太空学,或痴于钓鱼。痴表示对一件事的专一,痴使人废寝忘食。人必有痴,而后有成。

27、依常例而言,好的谈天等于一篇好的通俗文章。

28、社会十大俗气:腰有十文必振衣作响;每与人言必谈贵戚;遇美人必急索登床;见问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态;与朋友聚喋喋高吟其酸腐诗文;头已花白却喜唱艳曲;施人一小惠广布于众;与人交谈借刁言以逞才;借人之债时其脸如丐,被人索偿时其态如王;见人常多蜜语而背地却常揭人短处。

29、倘若哲学有何用处,就是能使人自我嘲笑。

30、今日苏堤横卧湖上,此一小小仙岛投入水中的影子,构成了“三潭印月”,湖边垂柳成行,足以证明苏东坡在设计风景方面的奇才。

31、他并没有虚幻的憧憬,所以无所谓醒悟;他从来没有怀着过度的奢望,所以无所谓失望。他的精神就是如此得了解放。

32、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33、在这城市的春天,人心已经发霉,志向也已染了痨瘵,流水已充塞毒热的微菌,柳絮也传布脑膜炎的小机体。

34、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

35、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

36、所有的婚姻,都是缔构于天上,进行于地上,完成于离开圣坛之后。

37、他恨邪恶之事,对身为邪恶之人,他并不记挂于心中,只是不喜爱此等人而已,因为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苏东坡并非不才之人,因而他从不恨人。

38、说他是火性并无不当,因为他的一生都是精力旺盛的,简单说来,他的气质,他的生活,就犹如跳动飞舞的火焰,不管到何处,都能给人生命温暖,但同时也会把东西毁灭。

39、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之间的表现,是永恒的精神在刹那之间存在躯壳之中的形式。

40、理想的人并不是完美的人,通常只是受人喜爱,并且通情达理的人,而我只是努力去接近于此罢了。

41、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

42、一个学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饲小鸟的老鹰;一个思想家则像一条蚕,他所吐的不是桑叶而是丝。

43、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44、智慧的价值,就是教人笑自己。

45、所有科学的进步,都在乎这好奇心。好奇心,就是趣,科学发明,就是靠这个趣字而已。

46、苏东坡说:“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这是孟子对孔夫子参政态度的概要结语。

47、梦想不论怎么模糊,总在我的心底,我的心永远得不到安宁,直到它们一一成为现实。

48、你知道不明了的事会使你夜夜睡不着。

49、一个强烈底决心,以摄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热的欲望,以享乐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该无福可享,则亦不怨天尤人。这是中国人“知足”的精义。

50、一个人心中有了那种接受最坏遭遇的准备,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51、杰作之能使历代人人爱读,而不为短暂的文学风尚所淹没,甚至历久而弥新,必然具有一种我们称之为发乎肺腑的“真纯”,就犹如宝石不怕试验,真金不怕火炼。

52、中国式的判断,可以立一个万应的公式:即“A是对的,B亦未尝错”。

53、该中国人之聪明达到极顶处,转而见出聪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聪明绝顶,看破一切,知“为”与“不为”无别,与其为而无效,何如不为以养吾生。只因此一着,中国文明乃由动转入静,主退,主守,主安分,主知足,而成为重持久不重进取,重和让不重战争之文明。

54、女人有一种较男人优越的常识,因此在任何意外发生的时候,我总是宁可信赖女人的判断。她们有一种能顾虑事情整体性而不为其它小节所困惑的能力。

55、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林语堂经典语录大全摘抄 第5篇

1.说他是火性并无不当,因为他的一生都是精力旺盛的,简单说来,他的气质,他的生活,就犹如跳动飞舞的火焰,不管到何处,都能给人生命温暖,但同时也会把东西毁灭。——林语堂《苏东坡传》

2.我不相信我们会从内心爱慕一个品格低劣无耻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林语堂《苏东坡传》

3.皇帝现在深悔对反对派的惩处。也许是命运对人的嘲弄吧,苏东坡刚刚安定下来,过个随从如意的隐居式的快乐生活,他又被冲激得要离开他安居之地,再度卷入政治的漩涡。蚂蚁爬上了一个磨盘,以为这块巨大的石头是稳如泰山的,哪知道又开始转动了。苏东坡总是得到历朝皇后的荫庇。在他受审时,是仁宗的皇后救了他的命。现在又是英宗皇后拔擢他得势。甚至在他一生中较晚的岁月里,若不是神宗的皇后代摄政事,他就客死蛮荒了。——林语堂《苏东坡传》

4.诸葛亮的政治才干,也不过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以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此种做法决不适于像他这等急躁自信的财政经济的鬼才。——林语堂(张振玉译)《苏东坡传》

5.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出外旅行的人,极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诸天命,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林语堂《苏东坡传》

6.但对于很多人而言,不朽的盛名,即便可以得到,也无以搪饥寒。——林语堂《苏东坡传》

7.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林语堂《苏东坡传》

8.但是真正的人生,其中总包含有一种无可避免的性质,只有最好的戏剧才庶乎近之。——林语堂《苏东坡传》

9.苏东坡去世后,另一个人,姓洪,接他的职位。他对自己的文采颇自期许,他问当年侍候苏东坡的老仆,他比苏东坡如何?老仆回答说:“苏东坡写得并不见得比大人美,不过他永远不用查书。”——林语堂《苏东坡传》

10.所有的婚姻,都是缔构于天上,进行于地上,完成于离开圣坛之后。——林语堂《苏东坡传》

11.我们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过去生活的态度,一向是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食,吐之乃已”。——林语堂《苏东坡传》

12.所以知道一个人,或是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对他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自己真正喜爱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13.神圣的目标向来是危险的。一旦目标神圣化,实行的手段必然日渐卑鄙。―林语堂——林语堂《苏东坡传》

14.人的一生就像一出戏,只有落幕后才能判断这出戏的好坏——林语堂《苏东坡传》

15.中国的农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们只有两条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饥挨饿;一是遇丰年,锒铛入狱。——林语堂《苏东坡传》

16.灵魂之自在确与身体之自在有关联。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灵魂。——林语堂《苏东坡传》

17.苏东坡这个人物个性太复杂,方面太多,了解不易。因为他精通哲理,所以不能做道学家;同样,也因为他深究儒学,故也不能为醉汉。他对人生了解得太透彻,也对生活太珍惜,自然不愿把生活完全消耗于醇酒妇人之间。他是爱自然的诗人,对人生抱有一种健康的神秘看法。这个看法永远与深刻精确的了解自然密不可分。我相信,没有人与大自然、春夏秋冬、雨雪、山峦谷壑亲密相处,并接受大自然赐予人的健康治疗的力量后,而同时对大自然还会抱有一种歪曲偏颇的看法。——林语堂《苏东坡传》

18.失去人间美好的东西之人,才有福气!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林语堂《苏东坡传》

19.文人若不能独立思考,无批评的勇气,言论自由也终归无用。——林语堂《苏东坡传》

20.所有绘画都是一种哲学不自觉的反映。中国画不知不觉中表示出天人合一与生命运行的.和谐,而人只不啻沧海之一粟,浮光泡影而已。由此观之,所谓中国的印象派绘画,不论是一竿修竹,一堆盘根,或深山烟雨,或江上雪景,都是爱好自然的表现。——林语堂《苏东坡传》

21.若把一个人由时间和传统所赋予他的那些虚饰剥除净尽,此人的本相便呈现于你之前了。——林语堂《苏东坡传》

22.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林语堂《苏东坡传》

23.因为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林语堂《苏东坡传》

24.君子之交如淡水:水没有刺激的味道,但人永远不会对它生厌。真诚的友谊永远不会太表白的,真正的朋友彼此不需要通信,因为既是对彼此的友情深信不疑,谁也不需要通信。一年分别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林语堂《苏东坡传》

25.晚辈高声朗读经典,老辈倚床而听,抑扬顿挫清脆悦耳的声音,老辈认为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这样,父亲可以校正儿子读音的错误,因初学者读经典,自然有好多困难。就好像欧阳修和后来苏东坡都那样倚床听儿子读书,现在苏洵也同样倚床听他两个儿子的悦耳读书声,他的两眼注视着天花板,其心情大概正如一个猎人射了最后一箭而未能将鹿射中,仿佛搭上新箭,令儿子再射一样。孩子的目光和朗朗之声使父亲相信他们猎取功名必然成功,父亲因而恢复了希望。——林语堂《苏东坡传》

26.他说,仙鹤立在沮洳之地看见有人走近,甚至仙鹤连一根羽毛还未曾动,已先有飞走之意,但是四周无人之时,仙鹤完全是一副悠闲轻松的神气。这就是苏东坡想表现的仙鹤内在的精神。——林语堂《苏东坡传》

27.苏东坡知道弟弟的忠言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气质像子由那样恬淡沉静,他必然会乐于接受的。但是问题不是他如何想,而是他如何感,不是理性的问题,而是感性的问题。——林语堂《苏东坡传》

28.真诚的友谊永远不会特别表白的,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为既是对彼此的友谊信而不疑,谁也不需要写什么。——林语堂《苏东坡传》

29.苏东坡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林语堂《苏东坡传》

30.李白,一个文坛上的流星,再刹那之间壮观惊人的闪耀之后,而自行燃烧消灭,正与雪莱,拜伦相似。杜甫则酷似弥尔顿,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长者,学富而文工,以古朴之笔墨,写丰厚之情思。苏东坡则始终富有青春活力。——林语堂《苏东坡传》

31.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林语堂《苏东坡传》

32.苏东坡说:“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这是孟子对孔夫子参政态度的概要结语。——林语堂《苏东坡传》

33.所有的婚姻,任凭怎么安排,都是赌博,都是茫茫大海上的冒险。——林语堂《苏东坡传》

34.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今日苏堤横卧湖上,此一小小仙岛投入水中的影子,构成了“三潭印月”,湖边垂柳成行,足以证明苏东坡在设计风景方面的奇才。——林语堂《苏东坡传》

35.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而难能有二的。——林语堂《苏东坡传》

36.“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事君之时,当以事国为先,欲事其国,则必保其身。”——林语堂《苏东坡传》

37.此处,高在山巅,天与地互相接触,风与云交互鼓荡,阴阳雌雄之气,获得会合凝聚,是以“巫山云雨”一词,至今还留为_之称。——林语堂《苏东坡传》

38.苏东坡是诗人,能见到、感到别人即便在天堂也见不到感不到的美。他在札记里写道:“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青江右回,重门洞开,林峦岔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林语堂《苏东坡传》

39.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苏轼《苏东坡传》

40.他也喜爱官宦的荣耀。可是每当他混迹人群之中而无人认识他时,他却最为快乐。《苏东坡传》

林语堂经典语录大全摘抄 第6篇

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

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去驾驶它。

既娶之,则爱之。既处之,则惜之

恋爱是情感的流露,本质上控制着感觉,它可以成为内心的.微鸣。

女人的美不是在脸孔上,是在姿态上。姿态是活的,脸孔是死的,姿态犹不足,姿态只是心灵的表现,美是在心灵上的。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最恳切最庄严的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搀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最快乐的时候则如我所看见的一幅西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

一个人举止有礼,有度量有耐心有教养,这些都是在家庭中养成的。一个热爱世界但却无法与自己父母融洽相处的人,可说是一个很不适应的人。因为他甚至于在最切身的关系中都无法学着适应。

用爱情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要把婚姻当饭吃,把爱情当点心吃。

在灰烬里拾到一颗小珍珠,是比在珠宝店橱窗内看见一粒大珍珠更为快乐。

林语堂经典语录大全摘抄 第7篇

林语堂这10句话,足以温暖凉薄的世界

1895年10月10日,一代幽默大师林语堂出生。虽生逢乱世,但是他却活得快乐而通透。或许,他是真的找到了人生哲学的智慧。

民国不缺大师。在众多大师中,活得最快乐、最通透的一定非林语堂莫属。他的幽默,不是简单的戏谑,而是蕴藏了高超的人生智慧与哲学。

1、彻悟与痛苦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2、如果我们没有幽默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3、享受悠闲的情绪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

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4、可怜的世界

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

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

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

5、我们都是乘船的旅客

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

6、热情加智勇,方能抵御人生的残酷

人生是残酷的,一个有着热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许容易受他的比较聪明的同伴之愚。

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错了主意,常常因对付仇敌过于宽大,或对于朋友过于信任,而走了失着。

人生是严酷的,热烈的心性不足以应付环境,热情必须和智勇连结起来,方能避免环境的摧残。

7、尘世生活乐趣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8、我们都想做另一个人

一位现代中国大学教授说过一句诙谐语:“老婆别人的好,文章自己的好。”

在这种意义上说来,世间没有一个人会感到绝对的满足的。

大家都想做另一个人,只要这另一个人不是他现在的现在。

9、温饱黑甜

我曾经说过,中国人对于快乐概念是“温暖、饱满、黑暗、甜蜜”。

即指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觉的情景。

一个中国诗人也曾说:“肠满诚好事;余者皆奢侈。”

10、做好主角,不要做别人的配角

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

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林语堂经典语录大全摘抄 第8篇

1、我以为文人名士的讲话应该像姑娘夏天穿的裙子,越短越好。

2、任何一个落败的总统候选人,在两星期后,早就把劳工,失业,关税等重要问题抛诸脑后,忘得一干二净了。

3、我们并不是爱一个女人美丽的外表,而是她的行为举止,音容笑貌。

4、如果我自己可以自选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话,我颇愿做个安徒生。能够写美人鱼(TheMermaid)的故事,想着那女人鱼的思想,渴望着到了长大的时候到水面上来,那真是人类所感到的最深沉最美妙的快乐了。

5、所有的乌托邦,都对人性要求得太高,因此注定是要失败的。一个人可以写本书说我不喜欢人性!好,我来改变它。这太简单了,马克斯就是其中之一。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结果是社会趋于败落。我们从实例中可以看到,他的信徒们必须建立有史以来最专制的国家,如此才能保障权威者的势力。一个情如手足,致力于大众福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亲子之情将被一种更高的忠诚替代。人们为了国家而非个人努力,这就是马克思的谬误之处。无论何时,只要人类捉弄自然,自然也会回报,并且要求双倍的代价。

6、由仁德的领袖来治理国家,就如同把百老汇街道上的红绿灯去掉,改为由司机们以礼来维持交通规则一样荒谬。

7、我曾经说过,中国人对于快乐概念是“温暖、饱满、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觉的情景。一个中国诗人也曾说:“肠满诚好事;余者皆奢侈。”

8、国家要为那些无知的领袖付出多少的代价啊!

9、除非检查制度是被聪明的运用着,否则它总是造成更糟的情况,不然便是自己断送自己的末路。

10、民主政治是基于一般人民的判断之上,这些大部份的民众也就是经常无法了解一篇纽约时报社论的人。

11、一个有教养或一个受教育的人并不须要很博学多闻,但却必须是一个有能力判断善恶,爱憎的人。所以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就是一个善于辨别是非的`人。

12、未寄出的信只是一段独白,而盖了邮戳的信,却是谈话。

13、只有当我们把各民族的精华熔合在一起,过着国际化的生活时,世界文明才可能产生。我认为住在一栋全套美式暖气设备的英国别墅中,有一位日本太太,一个法国情妇和一个中国厨子,就是最理想的人生了。

14、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下去时,他便会想象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都表示这个意见。

林语堂经典语录大全摘抄 第9篇

1、许多女人喜欢模仿男人的行动举止,这正是女人受到束缚的象征。只有当她以生为女性为荣时,才真正伟大。

2、理想的哲学家能够了解女人的妩媚而不流于粗鄙,能够酷爱人生而不过度,能够看见尘世的成功和失败的空虚,能够站在超越人生和脱离人生的地位,而不敌视人生。

3、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

4、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上船的旅客。

5、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怎样利用余暇时光就可以了。

6、女人是水,男人是泥,水渗进泥里,把泥塑造了,泥吸收了水,使水有了形体的'寄托,使水可以在这形体里流动着,生活着,获得了丰富的生命。

7、当然,男人宁愿要免费投入怀抱的女人,他们说这样的女人才有高尚的道德。所有男人都喜欢美貌多情而又分文不取的女人。

8、吾们的生命中,时时有悲观的感觉浮上吾们的心头,或则当我们丧失了所爱者,或则久病初愈,或当新寒的秋晨,每目睹风吹落叶,凄惨欲绝,一种死与空虚的感觉笼罩了我们的心坎,那时我们的生命已超越了我们的认识,我们从这眼前的世界望到广漠的未来。

9、一个人出生后,他的灵魂就到处寻找那与他相配的另一半。他也许一辈子也找不着他。也许要十年、二十年。但是他们碰面的时候,马上认得出对方,全凭直觉,无须讨论,无须理由,双方都如此。

10、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贵豪华,贵简洁;不贵富丽,贵高雅;不贵昂贵,贵合适。

标签: 摘抄 林语堂 经典